更新時間:2025-10-15
點擊次數:113
次氯酸鈉作為廣泛應用的消毒劑,其有效氯含量直接影響消毒效果與公共衛生安全。次氯酸鈉有效氯測定儀通過高精度檢測技術,成為食品加工、醫療、環保等領域保障消毒合規性的關鍵設備。
技術原理:分光光度法與分子光譜法的突破
分光光度法:
基于物質對光的吸收特性,次氯酸鈉與特定試劑反應后生成顯色物質,通過測量特定波長(如510nm)的吸光度,結合內置標準曲線計算有效氯濃度。例如,某品牌便攜式測定儀采用此方法,檢測范圍0.01-10mg/L,精度±2%,適用于醫院手術器械消毒液的快速檢測。

分子光譜法:
利用次氯酸根在特定波長下的特征吸收,直接檢測溶液吸光度。如K302在線測定儀通過固定因子積分補償技術,消除氯酸鹽等干擾物質影響,量程達500-20000mg/L,滿足污水處理廠次氯酸鈉發生器出口的實時監測需求。
核心性能指標:精度、速度與環保性
檢測范圍:覆蓋0.01mg/L(飲用水)至20000mg/L(工業原液),適應不同場景。
精度:實驗室型儀器誤差≤1%,便攜式≤3%,在線型≤5%。
檢測速度:便攜式儀器單次檢測僅需3-5分鐘,在線型實現24小時連續監測。
環保性:部分型號(如K302)采用無試劑方案,避免化學污染,降低維護成本。
典型應用場景
食品加工廠:實時監測原料清洗、設備消毒環節的有效氯濃度,確保符合GB 14930.1-2022標準,防止微生物污染。
醫院:監測手術室、病房消毒液濃度,避免因濃度不足導致交叉感染,或過量引發呼吸道刺激。
污水處理廠:通過在線監測調整次氯酸鈉投加量,使出水余氯穩定在0.5-1.0mg/L,達到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。
案例:某市自來水廠部署分子光譜法在線測定儀后,消毒劑投加量精準度提升40%,出廠水微生物超標率下降至0.2%,年節約消毒成本120萬元。